第二百八十四章 始末-《重生东汉末年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听了黄忠所言,郭斌也是倏地回过神来,遇到黄忠的激动也马上冷却下来。他回握黄忠,道:“令郎所得是什么病症?可否让我瞧瞧?”

    见他颇有犹疑之色,郭斌指着董杏儿继续道:“这位姑娘,是杏林圣手董前辈爱女,家传的上乘医术,虽比不得董前辈本人,可较之山野中的庸医却要强得多了。”

    听道董奉的名号,黄忠眼前便是一亮,不待郭斌说完,他便要抢上前去,可转念一想,又退后一步,躬身施礼道:“请董姑娘为小犬瞧病,黄某粉身碎骨,衔环结草,必报答姑娘大恩!”

    在这位郭斌新近结识的好汉面前,董杏儿倒也大方,以江湖人的做派一抱拳,道:“既是斌哥哥说了,小女子自当勉力一试,只是成与不成...”

    黄忠忙道:“姑娘但请大胆施治,成与不成,全在天意了!”

    他亦算是半个江湖人,虽在官面上有点儿路子,可毕竟一年中最多的时候还是带着这生病的儿子到处寻医问药。老黄家几代单传,这一辈只就这么一个儿子,若真是就此亡故了,那便真的是绝后了。所谓不孝有三,无后为大。黄忠不顾自己的前程,如此费尽心机地带着儿子四处瞧病,还不是为了给黄家留下点儿血脉吗?否则,便是做到了大将军又有什么用?

    对于杏林圣手董奉的名字,常年混迹江湖的黄忠自然是早有耳闻,近年来虽亦打听到其便在庐山结庐诊病,可庐山之大,哪里才是仙人隐居之所?他去了几次都是无功而返。谁成想踏破铁鞋无觅处,得来全不费工夫,竟在此处遇到了董奉的后人?

    既然黄忠如此说了,董杏儿转头看了郭斌一眼,得到他肯定的眼神,便也点点头,随着黄忠往柴房中行去。

    众人还要跟着,却见郭斌伸手一拦,道:“病人需要休息,况且也要防着过了病气不是?大家还是都回吧。”随即转头对关羽和张飞二人道:“云长、翼德,你二人且带刘兄先去歇息,待杏儿瞧好了病,我便回去。”

    关张二人领命,带着刘辟、黄邵众人往村子中心的石屋去了。

    待得郭斌进入柴房,却见董杏儿已经开始问诊了。

    只听黄忠一脸沉重地道:“犬子单名一个叙字,我黄家几代单传,一家人的期望便都寄托在他身上。很小的时候曾经染过风寒,或是由此落下的病根,便一直是体弱多病,每日里药不离口,却是依旧不见好转。”

    见董杏儿与郭斌二人仔细听着,黄忠叹一口气,继续道:“自从今年端午以来,疟疾横行,淮河以南,人口凋敝,百不存一。我听说董老前辈在庐山结庐治病,多次前往寻访,奈何庐山之大,仙踪难觅。约一年前,我打听到董老前辈为人治病,分文不取,只要重病愈者在山中栽杏五株,轻病愈者栽杏一株。春天杏子熟时,需要杏子的人,可用谷子自行交换。再将所得之谷赈济贫民,供给行旅。这一番做派,让黄某人好生敬佩,却也因此得了线索。”

    郭斌与董杏儿二人听得入神,只听黄忠继续说道:“因此,黄某便将儿子安顿在山下农户家中,独自上山寻找董老前辈居所。每日里只往杏树多的地方去,终于皇天不负苦心人,让黄某人找到了董老前辈仙居。黄某去时,正是春天杏花开时,那山谷里漫山遍野全是杏树,杏花漫开时,入目的全是剔白  粉嫩的杏花,蜂丛嗡嗡,杏花飘香,当真是神仙洞府。黄某也是在其中瞧见几座茅草房子,方确定这里似乎便是董老前辈居所。”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