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1/3)页 吕轩的声音在车间内回响。 秦烬伫立在苍雷玄戟的身侧,微微点头。 在平常时期,苍雷玄戟完全足以承载他的力量,但现在,如若天苍法与武道手段尽皆施展,他自身的力量,就会超越苍雷玄戟的承载上限,这种情况,是无法避免的。 吕轩的目光仍然聚焦在苍雷玄戟身上,认真观察:“像是星环重工那一脉机甲设计师的风格。” “秦烬,登上机甲,驾驭机甲。” 他的声音流露认真之意。 秦烬未曾迟疑,精神沟通下,整个人被传送光华笼罩,进入驾驶舱,缔结链接。 下一刹。 更为恐怖的气势从苍雷玄戟周身爆发,符文闪烁,无形的气浪卷向四方。 在吕轩佩戴的眼镜内,有异色光华闪烁而起,映照在吕轩的双眼内,看起来像是在对苍雷玄戟进行透彻的了解,同时,在镜片上,还有数据信息浮现。 良久。 镜片上的数据散去,恢复平静。 吕轩收回目光,朝着秦烬点头示意后,视线回转,望向身后。 后方上百人的团队内,分成一个个小团队,来历不同,吕轩的视线一扫后,抬手在镜框上轻触,前方,有光幕显现,内里显示信息。 “这是联邦军部的任命书。” “此次的机甲设计制造,将由我来担任总设计师。” “诸位。” “我知晓你们来自不同军团,前来时,对这次的任务有所预期,有所准备。” “不过……” “想要真正参与进这次任务,你们还需要经历一次筛选,这是军部的意思。” 他指向一旁,跟他一同前来的另一人:“现在,你们跟着他一起,前往隔壁的①号会议室,确认一些事情后,方可在此继续留下去。” 声音落下,一众来自各个地方的机甲设计,制造人员,彼此目光交汇中,速速离去。 他们来自不同军团,虽然并非是奔赴战场的战士,但那只不过是因为他们的战场,不在武斗,本质上,也是军人。 车间内,只剩下吕轩,以及驾驭着苍雷玄戟的秦烬。 “秦烬。” 吕轩看着苍雷玄戟,抬手指向了机甲的胸前。 那里,幽黑色的圆球正在徐徐转动。 “这处特殊模块所运用的材料,要更胜于这台机甲的其它部位。” “我曾经也和星环重工的机甲设计师进行过交流,他们一般不会采取这种方案。” “这特殊模块的材料,是你自己准备的?” “没错。” 苍雷玄戟内,秦烬的回答声响起。 他应和一声,未曾做出详细解释,以他现在的身份,有些事情也根本无需解释。 吕轩若有所思:“看来你自己也参与到了机甲的设计制造中,这样倒是正好,最终的成型作品,毕竟是由你来亲自驾驭,自身参与其中,也能更加了解,减少磨合时间。” 他微微一顿:“接下来,若是你有什么想法,亦或是有什么值得加入机甲制造中的超凡材料,请及时与我沟通。” “好。” “出来吧。” “我要进行其他方面的评估了。” 秦烬念头微动,身形出现在苍雷玄戟下方。 伴随着他离开机甲,吕轩唤出光幕,在上方轻轻触碰。 于突然间,在车间四方,隐性的符文纹路闪动,有禁制生成,隔绝内外。 吕轩眉宇认真,望着秦烬:“在此次前来时,我签订了相关的灵能契约。” “未来可以预见的漫长时光里,我会参与你的每一台机甲制造。” 闻言。 秦烬的眉头微挑:“你的意思是……” “联邦军部,会为你组建机甲制造团队,在你的武道修行过程中,在机甲方面为你提供支持。” “这是联邦早就有的特殊扶持项目。” 吕轩声音平缓:“想要获得这项特殊项目的支持,要求只有一个。” “那就是,在武道修行生涯中,被联邦军部视为具备[武神之姿]。” 他声音平缓:“迄今为止,武道家还未曾探明第九境的路线,联邦的一尊尊武神,是在文明瑰宝级机甲的加持下,具备九境战力,从此有了武道家和机甲不离身的说法。” “但是,一台文明瑰宝级机甲的缔造,何其困难。” “其所消耗的海量资源,反而是最微不足道的一环,最重要的,是真正能够帮助一尊武神,去在战力上突破界限。” “在这之中,必须要让机甲与自身完全契合,微不足道的一点偏差,就可能导致最终的结果出现极大变化,看起来,联邦武神的主战机甲唯有一台,但在其背后,是无法计算消耗了多少资源的失败品。” “这项扶持计划,也就应运而生。” “目的,就是为了在你的武道修行过程中,对你逐渐熟悉了解,扩张团队,未来有朝一日,你真正晋升武神境时,为你打造出足以突破那极致一境的战斗机甲。” “善战者,无赫赫之功,但内里真相,谁都清楚。” “而联邦一尊能够达到九境战力的武神,也从不是凭空而来。” “所以。” 听他说到这里,秦烬看向车间周围的禁制,想到不久前被吕轩指示离开的其它人:“他们,便是团队雏形?” “还需要进行筛选。” 吕轩坦然道:“从这项扶持计划开始实施后,迄今为止,你是最年轻的参与者。” “按照规矩,你毕竟还在武渊学习,军部本不会为你这么早就开始组建团队。” “不过,此次正赶上此事,加上……” 他望了秦烬一眼,继续道:“你的名字,在当今的联邦军部,可是被不少人提起过。” “不少人,将你视为了自己人。” 秦烬眼神平静。 他明白其中含义。 雷谕星的星球神异。 他接待了一位位联邦功勋,这是难以想象的人情,也是军部主动给他的馈赠,现在……也开始在隐性层面发挥作用。 “秦烬,我可是对你寄予厚望。” “我不瞒你,此次军部在选人时,有多人在考虑范围内,最终,我主动请缨,应下了这个名额。” 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