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1/3)页 老朱点了点头,笑道:“不错,咱也是凤阳人,前些年外出做生意,这不在外面,挣了些家底,想在衣锦还乡么!” 领头人听到这话,语气都变得亲切起来:“原来是咱凤阳荣归故里的贵人,这可太好了,现在咱凤阳,生意人可都是香饽饽。” “你刚来,估计还没真正进入城里的黄金区域,等你到了那,就啥都明白了。” “老哥,你先在这里排队,我还得去招呼其他人。” 跟老朱聊了几句后,领头人便带着几名身穿甲胄的士兵离开了。 反倒是老朱,听得云里雾里,这到底是咋回事,怎么商人就成为了香饽饽? 还有这城里的黄金区域是啥意思? 老朱不懂,老朱很郁闷。 倒是站在一旁的朱雄英听明白了,这些事他跟齐忠国在信里沟通的时候,提到过。 一个地方想要发展起来,这招商引资肯定是避免不了的。 在大明,想要实施起来,其实很困难。 就如士族勋贵,亦或是地方乡绅,可都是十分难缠的角色,可若是手中有钱,又有深厚的背景,就算是士族也要低头。 朱雄英给齐忠国当背景,加上源源不断的投资,想要招商引资,让那些士族拿钱建设地方,那肯定没什么问题。 别看这里是老朱的老家,可实际上,当地乡绅,或者跟老朱攒点亲戚的,也是大有人在。 这些人通常嚣张跋扈,想要管理,也是需要一些手段的。 故此,朱雄英在看到凤阳发展如此时,才会有些许惊讶,毕竟有政策与办法是一回事,能不能实施又是一回事。 大约两炷香的时间后,老朱站得有些脚疼了,二虎不知道从哪弄来了几张凳子,给几人坐下。 “前面这位老弟,这身份证,非办理不可吗?” 老朱等的实在有些不耐烦了,起身拍了拍正在前面排队的一名年过六旬的老者。 老者一听老朱的口音,当即笑道:“先生看来是刚从外地回来的凤阳本地人吧?” “是啊!” 老朱点了点头。 接着,老者露出一副怪不得如此的模样,跟老朱科普道:“那先生回来的可正是时候,今日正是凤阳县招标的日子,我们这些外乡人,就是奔着抢标来的。” 第(1/3)页